專業 × 美學 × 日常

肌膚保養 就從洗臉開始

肌膚保養 就從洗臉開始

為什麼要洗臉?

 

皮膚科醫師表示,臉上不只是有老舊角質、油脂、汗水及細菌,還有環境中的髒汙,例如粉塵、煤灰、PM2.5、尼古丁等,若不把臉部洗乾淨就跑去睡覺,堆積在臉上的汙垢就會造成毛孔堵塞、皮膚過敏、膚質老化及膚色暗沉,產生臉部皮膚不可預知的傷害。

 

臉部膚質分有五大類型,包括油性、中性、乾性、混和性及敏感性肌膚,而洗臉是最基本的保養功夫,特別是油性及混和性肌膚民眾,比其他類型肌膚更容易有汙垢堆積於臉上,不可以偷懶不洗臉。

 

常見臉部髒污列舉有:

1.水溶性的髒汙:如粉塵、煤灰。

2.油溶性的髒污:如香菸中的尼古丁、空氣中化合物、汽車排放出的一氧化氮等。

3.肌膚表面的老廢角質及汗腺中分泌的代謝物。

4.肌膚表面的細菌: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痤瘡桿菌⋯⋯等等。

 

如果不洗臉會怎樣?

 

皮膚是人體最大、活耀的器官,由非常複雜的系統所構成的,肌膚每平方公分就有100個汗腺、15個皮脂腺以及230個感受器所構成。皮膚會不時的製造廢棄物,若不執行肌膚清潔保養而累積過量的汙垢,會導致毛孔粗大、肌膚暗沉無光澤和導致痤瘡,皮膚斑點⋯⋯等。

 

也因為臉部無法穿衣服,沒有被衣服遮蓋,所以很自然地容易受到來自外部的各種損害;例如:自紫外線輻射、乾燥或多變的氣候、室內的空調或暖氣、香煙煙霧和其它各種空污。人體本身的天然防護機制為了幫助保護皮膚免受環境損害,會自然生成稱為皮脂的蠟狀-油性物質的水分屏障。雖然自有機制的皮脂對皮膚有益,但是如果這些皮脂在皮膚上停留的時間過長而且沒有正確清洗清潔,這些原本是保護皮膚的皮脂反讓皮膚不健康且容易造成老化,皮脂在其中無論是夜間還是晝夜與自身的代謝及汗水,污垢,碎屑,化妝等混合在一起。

隨便洗臉會怎樣?

 

這些污垢會累積在皮膚表面,阻礙後續保養品的吸收。此外,油脂的過度分泌也會導致毛孔擴張和粉刺的生成。只有通過徹底的清潔,才能讓皮膚保持清爽和健康。

 

不正確洗臉是可能會導致,下列症狀:

● 皮膚毛囊破裂

● 導致痤瘡,皮膚斑點

● 毛孔粗大

● 暗沈

● 長痘痘粉刺

● 上妝不服貼

● 出油

● 肌膚敏感

 

皮膚狀況不好的人,整個人看起來不健康,很沒有活力。

正確的洗臉步驟:

 

保養是從正確洗臉開始,所謂的正確洗臉,是洗去汙垢但皮膚不受傷,洗完感覺乾爽絕不緊繃,去角質與過度清潔反而傷害角質層,使皮膚保溼功能受損,還會因過度摩擦使毛囊開口受傷而產生粉刺。

 

1.以適當水溫濕潤臉部

人體內的溫度是36至37度,人體表面則會低1到2度,約為34至35度,所以晚上洗臉時,建議盡量使用接近體表溫度、水溫低於35度的「微溫水」清洗。

 

2.搓揉起泡

擠出黃豆大小的洗面乳,與清水充分搓揉起出綿密泡沫,將泡沫輕柔延展至全臉帶走髒汙。

 

3.分區清潔

建議由上往下洗,先洗額頭,再洗鼻翼、T字部位再臉頰,洗臉時應輕柔並均勻按壓,如:額頭、髮際線、下巴等,因此建議可以分區清潔,讓泡沫均勻分布、確實清潔到臉部每一寸肌膚後,再以清水洗淨,方法是捧起水,將臉埋進去,然後貼近手掌後放開,反覆數次。。

 

4.力道適中

洗臉時力道過重容易拉扯肌膚表面,用力搓揉也容易產生過度清潔的緊繃不適,採用畫圈方式溫柔地按摩,將泡沫充分延展至每寸肌膚。

 

洗淨後再用柔軟的毛巾,以輕壓3~5秒的方式吸乾水分,若以搓揉的方式容易傷害角質。

 

TIPS

 

臉部清潔的產品挑選

不同的膚質所使用的洗臉產品都不盡相同,原則是不刺激肌膚的成為主,繖花醇具有無味、無臭、無刺激性、廣泛的抗菌力⋯⋯等特性,2017年衛生福利部公告18項具有抗菌效能的成分中的一項。

 

以下分為乾性、油性、混合以及中性肌膚做說明:

NG的洗臉方式
 

洗臉是平凡每天會做的事,有洗就好,就像吃飯、洗澡一樣,但臉洗對了嗎?

以下是一般ㄧ些常見錯誤洗臉法:

 

NG1 為了方便,洗澡一併用蓮蓬頭沖一沖

臉就像花朵一樣,每天用大雨澆灌,不死也半條命,用流動的水,輕輕沖洗即可,不要力道過大。

 

NG2 想說臉一直冒油,用更熱的水溫洗淨

超過40度的水反而會造成過度清潔,使臉越洗越乾,產生緊繃、紅癢,使用溫涼的水溫清洗就好。

 

NG3 臉洗完要乾、緊繃才算有洗乾淨

適合臉部的產品,又不會過度清潔,應該洗完是不乾澀、不緊繃的,才不會將保護皮膚的皮脂膜給洗掉了。

 

清潔完,臉部肌膚別忘了保養哦!!!